当前位置: 首页  /  统战工作  /  正文

统战工作

为了民族复兴•统战英烈——​杜斌丞

更新时间 : 2019-05-10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次数:

“英雄者,国之干。”尊尚英雄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,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。岁月的长河里,无数英烈前仆后继,为争取民族独立、实现国家富强、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,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,用生命捍卫信仰,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。这其中,也不乏统一战线英烈的身姿。即日起,“统战新语”推出“为了民族复兴•统战英烈”专栏,陆续刊载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,统一战线英烈人物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和毕生奋斗的崇高精神,共同营造纪念、缅怀、崇尚、学习英烈的浩然正气和浓厚氛围。

杜斌丞(1888-1947),原名丕功,字斌丞,陕西省米脂县人。伟大的爱国主义者,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,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。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(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),1945年当选民盟第一届中央常委,民盟西北总支部创始人。一生追求进步、追求真理、坚持革命,1947年10月7日在西安玉祥门外英勇就义,终年60岁。1948年10月,毛泽东为其题词:“为人民而死,虽死犹生”。

杜斌丞1913年夏考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,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。1917年毕业后,在陕西榆林从事了10多年的教育工作。他增设新课程、传播新思想,提倡科学民主,改革教育制度,倡议和支持兴办了米脂三民中学、榆林女子师范、绥德师范、延安中学等,聘请李子洲、魏野畴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,支持学生爱国运动,鼓励学生为国效力,培养出刘志丹、谢子长等一批优秀人才,开创了陕北教育史上的一代新风,使现代知识、进步思想,特别是共产主义思想开始在西北传播。周恩来同志称他是一位“革命的教育家”。在与中共陕甘区委负责人李子洲、魏野畴的交往中,他的思想也越来越倾向革命。

1922年至1924年,杨虎城率部驻防陕北后,与杜斌丞接触颇多,结为密友,杜斌丞还将魏野畴介绍给杨虎城,使杨虎城坚定了革命信念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心。1927年2月,为寻求革命真理,他到西安、武汉、南京、上海、北京等地考察国内政情,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取决于人民大众的崛起,而人民大众的崛起,全赖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。

1930年冬,杨虎城主政陕西后,杜斌丞回西安任杨虎城高级参议和省政府参议,后又任陕西省清乡局局长。曾设法营救刘志丹、刘澜涛、张德生等共产党人,资助陕甘游击队枪弹、军服等物资,他在西安的住所,也成了共产党人的掩蔽部和避难所。在杜斌丞的影响下,当时陕西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对环境比较宽裕,尤其是在教育领域。

1931年"九一八"事变后,杜斌丞提出回汉一家,陕甘一体,打通新疆,结好苏联,抗日救国的西北大联合主张,并佐助杨虎城平定甘肃,出任秘书长,执掌政务。1933年,建议杨虎城联共反蒋抗日,并多方努力,达成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和红四方面军“互不侵犯,共同反蒋”的协议,中共代表武志平盛赞杜斌丞是“一位非党的布尔什维克”。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后,又是在杜斌丞联络下,杨虎城部与中央红军建立联系、达成互不侵犯协议。1936年10月,蒋介石抵陕,督促张学良、杨虎城加紧时间围剿陕北红军。张、杨二人多次劝谏无果后于12月12日实施“兵谏”,这就是震惊中外的“西安事变”,其中有杜斌丞的积极促进。事变后他接任改组后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,参与起草张、杨的"八项主张",并任红军、东北军、西北军三方联合办公厅西北军代表,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多方奔走。

1938年秋,他被国民党免去省政府秘书长职。1940年,他以“通共”嫌疑遭受搜查,此后即与国民党政府断绝一切关系,决心专心致志投入抗日民主运动。也就在这一年他读到毛泽东的《新民主主义论》后,兴奋地说:“这一来中国人民找到正确的道路了!”

1942年,杜斌丞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,1944年参与筹建并主持民盟西北总支部,提出"亲苏、友共、努力实现新民主主义"的政治纲领,使西北民主运动配合全国民主运动有计划地广泛展开;并同杨明轩等促成《秦风日报》和《工商日报》出联合版(简称《秦风报》),使之成为西北民盟机关报。1945年2月,民盟西北总支部正式成立,杜斌丞任主任委员,他提出发展盟员的条件是“不反苏、不反共、不反人民”,到年底,西北民盟发展盟员近千人,在陕西的27个县市和甘肃、宁夏等地都建立了组织。杜斌丞时常教育盟员们:“西北民盟惟一有利的条件,是与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接近,可以得到友党有力的协助;我们必须坚决地依靠中共,并在工作上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,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。”同年10月,他在民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。1946年1月,以民盟代表团政治顾问身份赴重庆出席政治协商会议(史称“旧政协”)。

政协会后许多朋友出于安全考虑,劝他暂不回陕。杜斌丞认为陕人回陕作用更大,誓为发展西北民主运动奋斗到底。1946年2月,他回陕主持民盟西北总支部工作,并以民盟中央常委名义在《秦风日报•工商日报联合版》(简称《秦风报》)发表公开讲话,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坚持一党专政的阴谋,要求当局释放张学良、杨虎城, 实施民主宪政,宣布自己誓为中国早日实现民主政治、结束一党专政斗争到底。这番话,在各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,西北民主运动蓬勃发展,引起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对他的仇视忌恨。1946年4、5月间,盟员王任被枪杀、李敷仁遭暗杀未死,民盟西北总支部机关报《秦风报》报社被彻底捣毁,是为“西安血案”,杜斌丞拒绝了朋友们的劝说,他说:“我在危难时绝不求一身之安全,置诸同志于不顾”,留在西安坚持斗争,发表《为特务捣毁本报谨向社会控诉》的社论,公开揭露国民党全面反对民主的阴谋。

1947年3月3月20日,国民党攻占延安的第二天,胡宗南以吸食鸦片、贩卖烟土、策动三十八军起义等莫须有的罪名,悍然将杜斌丞、王菊人等人逮捕。杜斌丞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,视死如归,他说:“叫胡宗南把我枪毙了吧!我没有什么可说的。”在最后的遗书中,他说:"每思三十年来,无日不为民主而奋斗,反动诬陷,早在意中;个人死生,已置度外。彼独裁暴力,虽能夺我革命者之生命,绝不能阻挠人类历史之奔向光明,终必为民主潮流所消灭也。"10月6日,国民党南京政府电令胡宗南对杜“即行处理,以免后患”,7日凌晨,杜斌丞被枪杀于西安玉祥门外,时年59岁。

1952年12月1日,杜斌丞遗体安葬入西安南郊烈士陵园。